人工智能芯片与中国人才孵化†

英伟达被指控在销往中国的H20人工智能芯片上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这促使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求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做出解释。英伟达或许能够消除相关担忧,但中国领导人应该已经警觉,进口芯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有可能被用作破坏中国安全的“特洛伊木马”。
随着中国对自主研发技术和本土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深圳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成功实施了十余年的人才孵化计划,很可能会成为各高科技产业复制的重要模式。
中国的人才政策与五年规划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规划》”),中国已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的各项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为建成人才强国,中国确定了多项任务,例如加强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顶尖学生的培养,以及采取有利于人才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对于民营企业,《十四五规划》强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正在编制下一个五年规划,即《十五五规划》,为2026年至2030年国家发展设定目标。在一个官方媒体采访中,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一所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的研究机构——常务副院长董煜结合其参与制定多个五年规划的经验,讨论了对《十五五规划》重点的看法。
“董副院长[…]分享了他对上述趋势将如何影响科技发展的观察。”
董副院长指出,与五年前相比,“全球治理结构面临更大的不稳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和安全风险也会增多”,并分享了他对上述趋势将如何影响科技发展的观察。他表示: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的阶段,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全面应用阶段后。一方面,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可能对我们造成“卡脖子”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实现新技术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融合,又有可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强调后加]
大疆的人才孵化计划
没有人比高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更能通过“新技术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融合”来帮助中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权”。这是因为正如《十四五规划》所强调的,这些企业能够“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
大疆的快速崛起最能体现民营企业这种价值。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年轻民营企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并利用他们掌握无人机和其他飞行控制系统产业的创新方向,为公司带来十分可观的盈利。2024年,该公司的线上商店(dji.com)营收达到1.14亿美元,并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其营收将增长5%至10%。
大疆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走出胜利之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在举办机器人赛事方面的远见卓识。大疆于2013年仅为24名大学生举办了夏令营。之后,大疆将夏令营逐步打造成RoboMaster——“专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打造的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
短短十余年,RoboMaster 吸引了来自全球数百所高校的十余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大疆设立了“专属招募通道”,让这些参赛者申请加入该公司。迄今为止,RoboMaster 已为大疆输送了近千名“勇于创新”、“追求极致”、“具备视野”的年轻工程师,他们的创新成果为大疆在无人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这种主导地位也引发了更多监察。在美国,由于担心大疆无人机收集的数据可能被中国当局获取,若相关监管审查进展不顺利,大疆会面对失去美国市场的真实风险。
“但可以肯定的是,经大疆测试的人才孵化模式将会存活下来。”
目前尚不清楚失去美国市场是否最终会对大疆造成“卡脖子”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经大疆测试的人才孵化模式将会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很可能会被复制到其他高科技产业,以孵化更多人才,而这些人才能够帮助实现“新技术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融合”。
- 此文章的引用是:丝络谈®编辑委员会,人工智能芯片与中国人才孵化,丝络谈®,丝络速递™,2025年8月13日,https://zh.sinotalks.com/sinoexpress/ai-chip-t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