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全球南方与中国农村地区

作者:丝络谈®编辑委员会 / 发表于:2025年9月17日

AI, the Global South, & China’s Rural Areas
图像:X Posid, Agriculture 9 (Publicdomainpictures.net)

中国9月初举行的大规模阅兵不仅展示了该国的军事实力,也向全球南方发出信号,中国的科技能力或许能帮助世界上较不发达的国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下来。

全球南方国家相当一部分人口面临着经济波动、基本服务匮乏等农村挑战,因此这些国家将密切关注中国如何推出并实施人工智能措施来实现其农村地区的现代化。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将有助于加强其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因为后者可能会希望利用中国的经验和支持来实现现代化。

中国与全球南方

中国举行阅兵仪式几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线上峰会发表讲话。习主席指出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并呼吁这些国家“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他还特别提出几项建议,包括要“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这些国家“公平参与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了巩固“大金砖合作”的基础,习主席呼吁金砖国家在“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为了共同实现现代化,所有这些国家都需要加强在[…]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合作。”

上述讲话发表一周前,习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也表达了类似的合作理念。他鼓励上合组织成员国——除中国外,还包括白俄罗斯、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十多个“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继续秉持上合组织的精神,“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习主席指出,为了共同实现现代化,所有这些国家都需要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合作。

乡村“全面振兴”

现代化和科技也是习主席以及中国其他领导人探讨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时提到的两个重要主题。

2025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新的一年里的第一份文件,传达了中国领导层关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该文件开篇即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同一段的结尾,中国领导层承诺要努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农业科技协同发展,重点之一是“支持发展智慧农业”,以“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三周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该规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7年、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分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决定性进展”。此外,到2035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规划强调,除其他工作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人工智能与中国农村地区

关于人工智能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通过国务院于上个月所发布的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新规划作出进一步了解:

  • “加快人工智能驱动的育种体系创新,支持种植、养殖等农业领域智能应用”;
  • “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 “加强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管理、风险防范等领域应用,帮助农民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

“[…]河南省组织举办了人工智能农业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高级培训班[…]。”

上述规划发布的同时,河南省组织举办了人工智能农业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高级培训班,约50名农机相关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智能绿色农业动力”发展、拖拉机智能化操控技术、基于数字技术的拖拉机现代设计方法等多个课题。

由于农村人才培养是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预计未来一年中国各地还将举办更多类似上述河南省培训班的培训项目。

所有这些旨在帮助中国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人工智能相关举措,可以作为全球南方国家规划自身发展道路的参考。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尤其受益,因为中国承诺,除其他支持外,还将在2025年向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总额达20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并从2026年起将现有奖学金名额翻一番,以实施上合组织成员国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几年后,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这些支持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影响。


相关文章

DeepSeek, AI Agriculture, and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农业和中国浙江省
平衡气候响应与粮食生产:加强中国和巴西合作的法律工具
In Brief
小额贷款与中国农村优先发展

联系我们